圖:新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或誘發大腦炎癥反應,圖為接受治療的新冠后遺癥患者。\路透社
綜合《金融時報》、新華社報道:發表在英國《自然·分子精神病學》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大腦可能被誘發炎癥反應,這與帕金森癥或阿茲海默癥所導致的大腦炎癥反應一樣。這一研究所用的是新冠疫情早期毒株,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研究不同的新冠變種病毒對于小膠質細胞的影響。
澳洲昆士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體血液樣本在實驗室培育出小膠質細胞,這種細胞具有修復受損腦組織的特殊功能,在帕金森癥及阿茲海默癥等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用新冠病毒感染小膠質細胞,發現它們出現非?;钴S的反應,并激活了炎癥小體通路。而患上帕金森癥或阿茲海默癥后,相關蛋白質也會激活炎癥小體通路。
參與研究的昆士蘭大學博士巴爾馬塞達表示,激活炎癥小體通路會導致大腦長期慢性炎癥反應,殺死神經元,這可能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類似帕金森癥的神經系統癥狀。
領導研究的昆士蘭大學教授伍德拉夫稱,如果病人已患帕金森癥、阿茲海默癥等腦部疾病,那么感染新冠病毒相當于火上澆油,會導致患者大腦的炎癥反應加劇。伍德拉夫警告說,這種炎癥沒有任何明顯的特征,宛如“無聲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