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條款難以修改
雖然是針對州憲法內容的公投,但這五個州選民將要決定的實際上是一項涉及美國憲法的條款。雖然在1865年通過的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廢除了奴隸制度,但留下了允許對監獄囚犯實施強迫勞動的“例外條款”。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該條款“使得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奴隸制作為對犯罪的懲罰仍然是合法的”。美聯社稱,這一條款已經成為過去100多年里不同形式的奴隸制在美國泛濫的漏洞。
這五個州是最新推動在憲法中刪除這一條款的州。2018年,科羅拉多州選民批準了一項修改州憲法的公投,取消了州憲法中的相關條款;2020年,內布拉斯加州和猶他州也采取了類似的行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些州的努力或許可以產生足夠的動力來推動國會對第十三修正案的修改。
迄今為止美國仍有20多個州的憲法中存在類似的條款,剩下的州則是根據憲法條款在管理相關事宜,因此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仍是推動對憲法第十三修正案的修訂。然而,根據美國憲法,修改憲法需要國會參眾兩院2/3議員的同意和3/4的州立法機構的批準,國會多年來始終難以推動相關工作。在非政府組織“無例外監獄集體”工作的希達·墨菲告訴CNN,該組織“希望有足夠多的州取消憲法中的例外條款,為廢除和取代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的運動提供堅實的基礎。”
種族主義痼疾難除
這一憲法相關條款事實上已經成為美國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痼疾的代表。美國聯邦及地方各級監獄犯人中存在大量監獄勞工,其中多為黑人和有色人種。美聯社稱,對南部一些州來說,這一條款成為州和地方政府繼續奴役非洲裔等少數族裔的“通行證”。在南部多個州,非洲裔一度曾因為諸如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或是在人行道上不讓路等行為而被拘留,從而再度淪為被奴役的對象。
BBC則指出,在憲法第十三修正案通過后的幾年里,南部多個州都通過了專門旨在鎮壓黑人社區并迫使他們進入監獄工作的法律。直到現在,一些被囚禁的美國黑人仍然被迫在他們祖先曾經被奴役的南方種植園里采摘棉花和其他作物。以路易斯安那州立監獄為例,根據非營利組織“無罪計劃”的數據,該監獄中大約有75%的囚犯是非洲裔。
美國石溪大學副教授、反奴隸制歷史學家組織負責人羅伯特·蔡斯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就表示,“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解放奴隸的修正案中有重新奴役他們的條款”,“在整整一代人的時間里,它把非洲裔男女關押起來,把他們的勞動力賣給私人公司,讓他們重新淪為奴隸。”曾因誤判而被關押在路易斯安那州立監獄25年的柯蒂斯·雷·戴維斯在接受BBC采訪時說,“任何有良知的人都明白,人類不應該成為其他人的財產”,“他們也不該是路易斯安那州的財產。”
強迫勞動劣跡斑斑
美國私營監獄對囚犯的奴役暴露了美國強迫勞動現象的冰山一角。強迫勞動現象在美國農業、種植、家政、餐飲、旅游、醫療等各行各業無處不在,針對兒童和婦女的強迫勞動尤其觸目驚心。
據非營利機構“美國農場工人就業培訓計劃”估計,美國至今仍有約50萬童工從事農業勞作,很多孩子從8歲開始工作,每周工作長達72小時。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03到2016年間,美國有452名兒童因工傷死亡,其中237名童工死于農業事故。根據美政府問責辦公室2018年11月報告,5.5%的童工在農場中艱苦勞作,死亡童工案件有一半來自農業領域。另據美國《里士滿時訊報》報道,美國有24萬到32.5萬名婦女和兒童遭受性奴役。美國非政府組織“現在結束奴隸制”稱,一名被販賣至性行業的兒童一天“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7天,每年可榨取15萬至20萬美元。
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嚴重關切美國社會存在的強迫勞動,呼吁美國政府認真反思和對待。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和建議書實施專家委員會(CEACR)從2012年起連續多年對美大量18歲以下農場童工嚴重工傷事故表達關切。2014年第103屆國際勞工大會期間,國際勞工標準實施委員會將美違反《1999年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案件列為重點國別案件之一上會審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時任人口販賣問題特別報告員格拉齊亞在2016年結束對美國別訪問后發表聲明,呼吁美采取更有效措施調查以強迫勞動和勞動剝削為目的的人口販賣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