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灣民眾舉行集會,批評臺當局倚美謀“獨”破壞兩岸關系。\資料圖片
據中通社報道:臺媒披露民進黨當局在美國聘用多家政治公關公司,近半年來耗資50萬美元(約392萬港元),試圖動員游說美國國會議員支持臺灣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但最終仍告失敗。民進黨當局曾公開對美議員支持臺灣的行動表達感謝,但這些行動其實都是臺灣花錢請公關公司營造出來的假象。島內輿論批評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肆意浪費納稅人的錢財,結果根本填不飽貪婪的美國政客的胃口,只會被美方予取予求。兩岸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當下要做的是改善兩岸關系,緩和緊張的臺海局勢。
美國眾議院數名“友臺”議員,曾發起連署信函,交給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以及貿易代表戴琪,希望美國將臺灣納入IPEF名單中。但是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公開信息,這些都是由公關公司通過電子郵件與電話發動的,并不是議員主動發起。同樣地,美國參議員梅南德茲曾帶頭動員其他參議員寫信給總統拜登,表達支持臺灣加入IPEF。這個也是民進黨當局花錢通過公關公司組織起來的游說活動。
游說加入IPEF失敗
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披露,民進黨當局倚重的三家政治公關公司,過去半年一共收取38.2萬美元。而他們受委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華盛頓游說推動臺灣加入美國倡議的IPEF。此外,臺經濟主管部門也支付10.8萬美元,委托另一家公關公司,協助推動臺美貿易關系與政策。
換言之,臺灣方面過去半年花了近50萬美元,推動臺美貿易關系,但最終沒有任何具體成果。美國沒有在首輪名單當中,將臺灣納入IPEF。民進黨當局拿來作宣傳的美國國會議員強烈支持臺灣加入IPEF,其實也是靠花錢找公關公司堆砌出來的“熱鬧場面”,并非出自議員真心。
從各家公關公司在美國司法部網站的申報內容觀察,他們所謂的游說活動,多半只是寫寫電子郵件,打打電話,就要收取10多萬美元報酬,代價可說是非常昂貴。
對此,臺外事主管部門回應稱,聘用公關公司協助推動臺美關系,是當局長期以來的做法,非任何單一政黨所獨有,符合美國法令規定,預算也經立法機構進行完整監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曾表示,臺灣當局試圖依靠“金錢外交”擴大“臺獨”活動空間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會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