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易綱(右)表示,中國房地產銷售和貸款投放已有邊際改善。旁為金管局總裁余偉文。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昨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表示,近期房地產銷售和貸款投放已有邊際改善,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相信中國房地產市場可實現“軟著陸”,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另外,銀保監鼓勵外資與中國企業合作和融合,并透露已有41外資銀行在華設法定機構落戶。這顯見中國加快開放金融市場步伐,海外金融機構極希望搶先機。
易綱表示,人行積極支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降低了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鼓勵銀行通過“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持已售住房建設交付,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國銀保監副主席肖遠企在同一場合表示,內地房地產發展商占整體內銀貸款不過26%,不良貸款比率約1%,目前銀行的房地產風險敞口仍然較低,相信內地房地產市場可保持穩定。房屋抵押貸款方面,貸款質素一向理想,過去20年房屋抵押貸款的違約率僅為0.1%,處于低水平。
房地產業信貸風險低
肖遠企強調,要求中小型銀行滿足貸款集中度的監管要求,對大型企業風險暴露設定限制。他提到,中小銀行在房地產業的風險敞口比大銀行小,主要是監管部門鼓勵中小型銀行服務本地小微企業,部分銀行的小型企業借貸,更占貸款比例超過90%。
中國加快開放金融市場步伐,海外金融機構極希望分一杯羹。肖遠企稱,中國市場一如既往歡迎外資,不少外資參與內地金融市場。他透露,現時已有41家海外銀行在中國設立法定實體,建立超過116家分支,亦有為數不少的保險、財富管理公司設立,并由外國資本持有。
他強調,鼓勵外資與中國企業合作和融合,例如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加強合作應付壞賬,亦期望為中國保險業提供技巧,應對經濟周期轉變。
至于內銀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他透露,現時四大國有銀行海外資產約15萬億元人民幣,折合約2.5萬億美元,占400萬億元人民幣資產僅3.5%,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但他提醒銀行,到海外發展時,須了解當地文化、客戶所需及監管要求等,做好風險管理及承擔社會責任,如關注氣候變化及綠色金融等。
內銀拓海外有極大空間
對于內地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中國銀行行長劉金坦言,內地房地產發展商去年下半年確實出現一些資金問題,但在政府支持及協助下,市場正在恢復回暖,投資者不必過于擔憂。
劉金表示,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當前和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性,今年中國經濟雖遇到挑戰,但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穩增長政策力度的持續加大和金融機構積極提供信貸支持、通脹溫和可控等有利因素,三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當季GDP同比增長3.9%。他續稱,目前市場面臨最大風險為地緣政治,任何經濟活動都會深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