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更加精準地劃分管控區域。圖為廣州越秀區某小區解除管控后,市民掃碼后正常出入。\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記者從13日舉行的廣州疫情防控發布會上獲悉,12日全天,廣州新增3653例本土感染者,其中海珠區新增感染者3427例,占全市感染量的94%。廣州決定從14日起繼續暫停除南沙、增城、從化以外的8個區的學校線下授課。廣州市衛健委負責人表示,廣州將按照“一區一策”策略,在大規模核酸篩查、高低風險地區的劃定上,動態調整防控措施。專家對于廣州采取的精準防控措施予以肯定,認為“一區一策”有利于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居民生活保障之間取得平衡。
此次廣州疫情的“震中”海珠區,新增感染量仍然居高不下。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介紹,12日全天海珠區新增感染者3427例,占全市感染量的94%,其中,鳳陽街依然是病例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海珠區華洲街龍潭、南洲街大塘管控區內疫情仍在發展。而此前被判定社區傳播風險極高的荔灣區,傳來好消息,新增感染者絕大部分是隔離觀察或管控區人員,社會面零星個案已及時處置,整體傳播風險有所下降。
據核酸篩查結果調整管控
對于備受廣州市民關心的學生是否恢復返校問題,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學明表示,考慮到近3天全市仍有社會面新增病例,個別區域仍有校園聚集性疫情等情況,經綜合研判決定,南沙、增城、從化3區中小學階段學校繼續正常開展線下教學,花都區(除新華街、花城街)恢復線下教學,其他7個區中小學仍暫緩返校,繼續開展線上教學。高校方面,實施封閉管理。
接下來,廣州繼續對疫情開展攻堅,并力求做到精準防控。張屹表示,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廣州正在組織開展相關區域核酸篩查,根據篩查結果對涉疫區域管控措施進行調整。“關于海珠、荔灣、番禺等區下一步社會面的防控措施,我們將根據近日區域內新增病例情況、核酸篩查結果等綜合研判,按照國家優化防控二十條措施要求,一區一策,綜合考慮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涉疫區域的管控措施進行及時、動態調整。”
因地施策 化被動為主動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質量監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陸家海近期一直關注廣州疫情發展,對廣州的抗疫措施予以肯定。“廣州這次疫情比較特殊,Omicron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無癥狀感染者多,而海珠區重點地區是城中村,人口比較密集,實行特殊的管控很有必要,要讓人口流動慢下來。而對于其他地理環境、居住環境沒有這么復雜、人口相對分散的區域,就沒有必要‘靜態’下來。”陸家海說,在一區一策策略下,要對病毒流行的情況進行實地考察,準確把握,從而結合實際推出更加精準、人性化的措施。在這個過程中,防疫工作要變被動為主動,除了精準追蹤病毒,科學決策,還要做到信息公開,加大宣傳,讓群眾理解、支持,并參與進來。
對于廣州此次的疫情防控整體措施,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明偉杰亦予以肯定。他表示,對于風險比較高的區域,要集中人力、資源開展攻堅,這也可以確保其他區域有條件地放寬防疫措施,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目前,廣州推出的防疫措施,也是一種探索,其實踐過程和經驗,可以為本省乃至全國優化抗疫策略提供參考。
往后檢測怎么做 中疾控話你知
優化疫控二十條強調,全員核酸只在疫情底數不清的時候開展,要求糾正“一天兩檢”甚至“一天三檢”等不科學的做法。
具體要求
作為新冠疫情處置的第一個關鍵要素,就是要做到早發現,監測預警是非常重要的。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確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要求,要開展人、物、環境多渠道的監測預警。
操作方式
→傳播鏈清晰
在第九版防控方案里也明確提出,當發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調研判,明確傳播鏈清晰,沒有發生社區傳播,這時候是毋須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只需要對風險區域和重點有感染風險的人員,根據流調研判,對這些人員進行核酸檢測,開展快速的疫情處置。
→呈多點散發
若存在源頭比較多、傳播鏈比較復雜、涉及的風險流動人員比較多、存在廣泛的社區傳播風險,這時候再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策略核心
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也具體明晰了對于特大城市和省會級城市、一般城市和農村在什么情形下啟動核酸檢測,怎么樣開展區域人員核酸檢測,以及如何終止,都進行明確具體的指導。疫情發生后進行核酸檢測整個策略的核心是以快速流調為基礎,通過區域核酸檢測來進行風險綜合研判,實現疫情快速精準處置。
實施范圍
二十條優化措施第6條專門強調,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要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范圍,對于風險崗位和重點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不得隨意擴大核酸檢測范圍,這兩者是完全一致的要求。
特稿 | 荔灣區禁堂食 居民外賣喜獲“加量”
圖:廣州海珠、越秀、荔灣等多區暫停堂食。圖為一家餐廳擺攤售賣快餐。\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已經線下教學快1周了,明天還能回學校上學嗎?”在13日廣州市疫情防控發布會舉行前,廣州海珠區市民鄧女士在朋友圈寫道。
5點,她第一時間打開發布會直播頁面,仔細聆聽發布人每一個字句。“海珠區部分管控區疫情仍在發展”、“番禺區社區傳播風險依然存在”、“其他7個區中小學階段學校仍然暫緩返校”……鄧女士并沒有聽到疫情好轉、學校復課的好消息。“天氣返晴了,疫情陰云也快些散去吧!”鄧女士感嘆。
人民路是廣州越秀區和荔灣區的行政區界,13日下午4時,路上還有車輛往來,但道路兩側已經被水馬圍欄擋住,市民不可翻越。附近居民劉先生是批發市場的檔主,他說,荔灣區強化社會面防控措施后,這里就被圍起來了。“工作人員說要減少兩個區的人員流動。”
越秀區沿江中路天字碼頭附近一家快餐燒臘餐廳,兩位長者正在挑選準備晚上用的熟食,工作人員熱情招呼。在快餐店的左邊,數十名附近的居民正在排隊接受核酸采樣。“梁姨,你也來了?買菜了嗎?”看到熟悉的街坊匆匆忙忙趕來,排在最末尾的張伯問道。“是啊,天天來‘打卡’,一次都不能少。”梁姨笑道。下午5時,荔灣區居民陸先生騎著電動車在外面轉了一圈,因為全區禁止堂食,他在一家路邊店買了一盒牛雜。老板給他加了很多料,飯盒蓋子都快蓋不住了。陸先生不好意思地說了一聲“謝謝”。他猜測,可能因為生意慘淡,難得來了一單,老板索性“加料”,客人高興,他自己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