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ffp1h"><dl id="ffp1h"></dl></strike>
<strike id="ffp1h"></strike>
<strike id="ffp1h"><dl id="ffp1h"><del id="ffp1h"></del></dl></strike><span id="ffp1h"><video id="ffp1h"><ruby id="ffp1h"></ruby></video></span>
<span id="ffp1h"></span>
<span id="ffp1h"></span>
<span id="ffp1h"></span><span id="ffp1h"><video id="ffp1h"></video></span>
<span id="ffp1h"><dl id="ffp1h"></dl></span>
<span id="ffp1h"></span>
<strike id="ffp1h"><dl id="ffp1h"><del id="ffp1h"></del></dl></strike>
<th id="ffp1h"></th>

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月中國CPI同比漲幅降至2.1% 專家:促內需類政策待發力

2022-11-09 14:04:54大公網 作者:倪巍晨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國家統計局今日(11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中國CPI同比上漲2.1%,漲幅較前值回落0.7個百分點;CPI環比上漲0.1%,較前值回落0.2個百分點。當月,PPI同比下降1.3%,較前值回落2.2個百分點,為2021年1月以來首次轉負;PPI環比上漲0.2%,較前值提升0.3個百分點。受訪專家指出,上月CPI、PPI同比走勢均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的影響,鑒于數據傳遞出經濟恢復放緩的信號,下階段政策應聚焦核心CPI的疲軟與PPI的通縮壓力,優先考慮提振內需。

  有分析師指出,年內中國PPI同比漲幅大幅低于海外發達經濟體,表明中國在能源安全、供給側的完整性與韌性方面均優于海外(記者倪巍晨制圖)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介紹,上月CPI同比漲幅回落較多,主要受到去年同期基數走高影響,當月CPI同比漲幅中,價格翹尾和新漲價因素分別影響約0.1和2個百分點,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前值持平。

  植信投資研究院研究員丁宇佳表示,高基數效應帶動CPI同比漲幅回落,在豬肉消費旺季和養殖端壓欄惜售影響下,10月豬肉價格上行斜率愈發陡峭,而蔬果、水產品等價格在大量供給上市、極端天氣擾動因素減弱、節后需求回落等環境下“由漲轉跌”,并對沖了豬肉價格上漲對CPI的拉動作用。不過,從非食品價格走勢看,國慶后各地疫情散發,消費需求相對乏力。

  記者留意到,10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1.8%,漲幅較前值擴大15.8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也帶動雞蛋、禽肉類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7%、8.3%,漲幅均有擴大。當月,鮮果價格同比上漲12.6%,漲幅較前值回落5.2個百分點;鮮菜價格同比從9月的上漲12.1%,轉為10月的下降8.1%。非食品價格方面,上月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1.7%,漲幅較前值回落0.9個百分點;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4%,漲幅較前值回落0.1個百分點。

  PPI折射中國供給側韌性

  工業領域價格方面,10月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2.2%,漲幅較前值擴大0.4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同比從9月的上漲0.6%,轉為10月的下降2.5%。董莉娟說,部分行業需求有所增加,帶動PPI環比小幅上漲,但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PPI同比“由漲轉降”。當月PPI同比降幅中,價格翹尾和新漲價因素分別影響約-1.2和-0.1個百分點,被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同比上漲行業有27個,較9月減少3個。

  申萬宏源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秦泰強調,年內PPI同比漲幅大幅低于海外發達經濟體,表明中國在能源安全、供給側完整性和韌性方面均優于海外,但國內消費需求不足問題仍應關注。

  中金公司宏觀首席分析師張文朗提醒說,上月鋼鐵等黑色價格在基建與“保交樓”發力帶動下有所回升,但國際油價、銅價雙雙回落,煤炭價格在需求旺季后開始下行,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對PPI同比構成拖累。他判斷,盡管基數效應拖累下,四季度PPI同比或進入負增長區間,但PPI環比有望在穩地產、財政和準財政政策持續發力下逐步轉正。

  丁宇佳觀察到,國際油價受OPEC+減產主張影響高位震蕩,但天然氣價格因供暖季推遲、庫存持續增加而大幅回落,國內油氣相關行業價格因此下滑。另一方面,散發疫情令國內局部地區的煤炭生產與貨運受限,冬季儲煤需求的釋放帶動煤炭價格顯著上揚,而金屬、水泥等工業品市場價格在基建投資發力帶動下有所回暖。

  通脹不會掣肘人行政策

  展望未來,秦泰相信,CPI同比漲幅的峰值已經過去,四季度CPI同比漲幅預計約1.9%,今年全年CPI同比漲幅約2%,通脹不會對人行貨幣政策帶來掣肘,下階段內需促進類政策值得期待。他并預計,四季度中國PPI同比或下降0.8%,2022年全年PPI同比漲幅或約4.3%。

  丁宇佳提醒說,目前豬肉價格已高位企穩,隨著常態化精準防控措施的不斷完善,以及消費刺激政策的密集出臺,服務價格料穩步回升,但在經濟和就業形勢承壓背景下,未來一、二個季度“核心CPI”同比或仍在1%以下的相對低位徘徊,“年內CPI同比峰值已經過去,明年CPI或呈現‘前高后低’格局”。此外,本季至明年二季度,PPI同比或在負增長區間筑底運行,明年下半年有望重新回升至正增長區間,“宏觀政策應聚焦‘核心CPI’的疲軟和PPI通縮壓力,優先考慮內需提振政策”。

責任編輯:李孟展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

亚洲综合一区
<strike id="ffp1h"><dl id="ffp1h"></dl></strike>
<strike id="ffp1h"></strike>
<strike id="ffp1h"><dl id="ffp1h"><del id="ffp1h"></del></dl></strike><span id="ffp1h"><video id="ffp1h"><ruby id="ffp1h"></ruby></video></span>
<span id="ffp1h"></span>
<span id="ffp1h"></span>
<span id="ffp1h"></span><span id="ffp1h"><video id="ffp1h"></video></span>
<span id="ffp1h"><dl id="ffp1h"></dl></span>
<span id="ffp1h"></span>
<strike id="ffp1h"><dl id="ffp1h"><del id="ffp1h"></del></dl></strike>
<th id="ffp1h"></th>